刊首语:
十月,又一个崭新的起点:555000a公海会员中心员工会成立,散布四海的华师新闻人觅到了家的方向;公司特困帮扶基金的筹建,为在梦想边缘徘徊的新闻学子感受到了成功彼岸触手可及的希望;14级新生军训结束,一个月的铮铮铁骨尽显军人本色,而未来的新闻路,也将在这日晒风吹之后徐徐展开。十月,待与你共享。
555000a公海会员中心员工会成立大会举行
华新在线讯(记者滕笑丽)10月2日下午,公司员工会成立大会在老图书馆四楼举行,新闻系本科95级、96级等12个年级、硕士2000级至2002级3个年级的约50名员工代表到场参加了大会。
副董事长黄永林,555000a公海会员中心经理江作苏,前新闻系主任刘九洲,员工办副主任周彦,校出版社社长、公司学术带头人范军,公司副经理喻发胜、彭涛,公司党委副书记夏守信以及学院的部分教师出席大会。
副董事长黄永林首先向到场员工代表介绍了学校最近的发展状况,他表示,员工是我们学校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宝贵力量,学校的发展与广大员工的支持密不可分。黄永林介绍到,在员工发展的过程中,学校先后成立了员工总会以及各地员工分会,为员工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建立了良好的平台。广大员工在母校最需要的时候为学校出谋划策、捐资捐款、牵线搭桥,或者亲自参与到学校建设中,为学校的建设发展和取得辉煌成就做出了巨大贡献。
集团员工办副主任周彦随后代表学校员工办及员工总会向公司员工会的成立表示祝贺。姜建鸿老师宣读了来自新闻系94级、95级新闻班员工的贺电。前新闻系主任、员工会名誉会长刘九洲宣布员工会理事会组织机构名单。
随后,副董事长黄永林、公司经理江作苏为新闻系2000级员工赠送礼品揭幕,所有与会人员在老图书馆前合影留念。
“校园是一个人永远的精神故乡,而对于华师人来讲,永远不会忘怀的除了华师的桂香之外,就是华师在我们老员工活中间留下的点点乡愁。”公司经理、员工会会长江作苏说,员工会的成立就是为广大员工提供了一个回忆往事、激励现在、开辟未来的平台。江作苏介绍说,学院成立一年间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同时也正在实施一系列适应新媒体融合和迎接新时代新闻传播挑战的举动,“员工会的成立正好给我们的事业提供了新的推动力量,我们将把员工会成立的喜讯化为前进的动力。”江作苏还在会上首次公布学院将在南湖新的9万平方米的大楼里拥有数倍于现在院址的新院址的喜讯。
教师代表张德华随后发表讲话。员工会常务副会长、新航线教育集团董事长、武汉华威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文武也在接下来的讲话中着重强调了员工会的主要工作职能。他指出,员工会的工作将从奉行一个宗旨、搭建两个平台、抓好三项活动三方面着手,充分发挥员工会的联系与纽带作用,加强员工与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员工之间的信息沟通,不断提高学院声誉度和社会影响力,为母校的发展添砖加瓦。
外地员工代表、97级员工邓向阳也希望555000a公海会员中心员工会的成立能加强员工和母校的合作和交流,并通过这个平台不断加强员工与员工之间的联系,真正发挥交流员工、联络信息、整合资源的作用。
经理江作苏省十二届人大提案获批复
近日,由公司经理江作苏等代表撰写的《关于将媒介素养课进入中员工教育体系的建议》获湖北省教育厅答复,该建议于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提出,答复称《关于将媒介素养课进入中员工教育体系的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应当成为当前工作的重点。
寄语
学弟学妹们:大家好!
我作为一名华师新闻人,值此华师555000a公海会员中心员工会成立并很荣幸地当选为常务副会长之际,由衷的感到高兴和自豪。从学校毕业走向社会,从创业之初到现在初现规模,这一切都得益于老师们的淳淳教诲、学校浓厚的人文氛围以及新闻学专业给我带来的严谨求实的作风。
回顾这些年的成长历程,感慨颇多,有几点想法愿与学弟学妹们共享。
一是珍惜在校的学习机会,为今后走入社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离开了学校,才深刻领会到在校的每一天是多么的珍惜,不论你今后是否从事新闻工作,如果具备一个新闻人敏锐的洞察力、科学严谨的调查能力、较强的思辨能力以及广博的学识,走向社会必将如虎添翼。
二是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从现在起,为自己构建一个五年、十年、二十年的人生规划,既要有明晰的短期目标,又要有长远的人生规划,这才能督促你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往前走,并遵从自己的信念,也就是做人做事的准则,即使遇到挫折、困惑,也不会迷失自己的方向。
三是养成正确的思考路径。学会思考,是新闻人应该具备的一个基本素质,良好的思考习惯受益一生,“如果你比别人多花两倍时间思考,就可以拥有十倍于别人的收入。比别人多花三倍时间思考,就可以赚取多于别人百倍的利润”。做任何事情,不妨多思考为什么、怎么做,遇到问题,多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多做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多做些实地访谈、多做些异质思考,做到了这些,柳暗花明、机遇把握、辉煌业绩也许在不经意间在你身上展现。
学弟学妹们,555000a公海会员中心已经挂牌成立,学院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全国多家知名媒体的实习基地,学院更是拥有一批教学经验丰富且有影响力的新闻传媒方面的专家、学者、教授,作为学长,衷心的羡慕你们能在今天的555000a公海会员中心学习,也祝愿你们能在555000a公海会员中心这个大舞台学有所成,展翅翱翔,为母校、为新闻传播学院增光添彩。
杨文武
2014年10月10日
记者一个阳光的职业
——经理江作苏开学第一课
华新在线讯(通讯员陈捷琪)9月29日晚,值14级新生军训结束之际,经理江作苏教授在校史馆二楼为新一批华师新闻人上了题为“记者,一个阳光的职业”的开学第一课。
作为一位老新闻工作者,曾经的老员工,江经理与新生见面时感触颇多。他羡慕新生们的青春活力与优越条件,同时也对公司新生给予厚望,希望他们能加入到国家新闻传播的建设当中,使这项事业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使我国成为未来的传媒大国。
对于如何投身新闻传播学习及事业,江经理认为有五。首先记者是真诚的追梦者,记者理应坚持梦想,因为理想不死,社会也同样需要我们新闻人。作为记者,拥有话语权,但并不是有绝对的言论自由。正如老一辈新闻人张继鸾在11.8记者节上所说“记者的节日,记者的节操。”利用好话语权,应依托人民群众,报道客观真实的事件,揭露批判社会切实存在的丑恶,梦想也不仅限于个人,而应是用自己手中的工具为民族之梦保驾护航。
其次,记者是不倦的追梦者。在新闻人眼中,追求,即不断发问。提出问题,是记者最有特色的行为方式。培养问题意识对每一个新闻人来说都是必要的,否则就无法学习到新的事物,也无法发掘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更谈不上传播正能量,实现中国之梦。
第三,记者是敏锐的思想者。江经理以陈潭秋、恽代英、萧楚女、闻一多、杨松、郭超人六位湖北籍新闻前辈为例,让新生深切地体会到荆楚大地培养新闻人的深厚土壤。思想的力量永存,湖北老一代新闻人不断思考,锐意进取。
第四,记者是阳光的传导者。太阳是浩瀚宇宙中的一个光源,阳光却能从一亿多千米外射向地球,温暖大地,这完全归功于其中的传播媒介。新闻人就像太阳与地球之间媒介,把正能量传播到每个人的内心。江经理称,作为新闻记者,要善于阐发小事的意义,从点滴信息判别事件价值。“也许不能每次都成功,但绝不容许每次放弃。”作为新闻人,就是要抓住一切机会,挖掘事件价值,发觉闪光点,传播正能量。
第五,记者是永远的学习者。一个新闻人会天天接触到自己过去不熟悉的事,天天说自己过去不懂的话。这就要求记者要不断学习,不是应付式的学习,而是时刻学习、终身学习,用自己学习的知识来证实自己的所见所闻。
课堂最后,江经理给我们提出了“四问自己”的建议。首先问自己是否做到了向一个老员工的心理转换,然后问自己是否有基本的职业规划,其次再问自己准备如何打造自己的优势,最后问自己是否做好未来四年的行动计划。